倪为公(一九二五—二〇一五),号髯叟,又名崇岛人。一九二五年出生于上海崇明岛书香世家。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入川投身革命,辗转重庆、成都、泸州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组建泸州新民主主义解放社,策动国民党川西将领黄鳌起义,组织成都市民欢迎解放大军入城。五十年代初先后就读于西南人民革命大学和西南军政大学,后在西南军区从事军队文化教育。反右时被错划右派,“文革”中被打成“反革命”“托派”,逐遣叙永凤凰边远山乡。隐匿乡间四十余载,观天地山川之造化,历人世风云之沧桑,“日日临池把墨研”,精习历代名碑名帖数百遍而自出机杼,形成卓尔不群的倪式书风,被誉为“中国铁线狂草第一人”。二〇一六年十月,《中国书法报》封面、封底连版以“铁线横空起 潇潇一书仙”为题重磅推出其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及名家评说,誉其为“书仙”。
二〇一四年、二〇一五年先后于北京、上海举办其个人书法艺术大展,轰动全国,震撼书坛。
出版有《倪为公书毛泽东诗词四十八首》《悟道——倪为公书法艺术》《倪为公书法艺术精品集》《倪为公书法风采》《倪为公书法集》等专集。
倪为公先生是书法界的一代宗师,素为我所敬仰。我和他的笔墨缘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倪老先后书写过我的《都江堰实灌一千万亩碑记》《中国郎酒碑》《巴蜀画派赋》。一篇碑赋,动辄千言,书写难度远非一首诗、一阕词所能比拟。倪老椽笔挥洒,笔墨酣畅,云烟磅礴,气韵生动,道一以贯之,均可以成为传之后世的艺术珍品。钱锺书谈艺有云:“学与术者,人事之法天,人定之胜天,人心之通天者也”。法天、胜天、通天,不是并列而是递进的关系。而人心通天则是艺术的极境,按钱锺书的话来说,即是“造化之秘与心匠之运,沆瀣融会,无分彼此”。在我看来,中国书界能达到此者盖寡,有之,则倪老是也。倪老师法古人,做足了功夫,《散氏盘》《石鼓文》《张迁碑》《石门颂》,钟王颜柳、颠张醉素、真草隶篆,无不千锤百炼,烂熟于心。但这仅是道之一途。倪老的可贵之处是他视野高远,发他人所未及。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同理,艺失也得求诸野。而这一点恰是中国当代书界的致命伤。倪老法天、法地、法自然、法社会,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其掌门弟子杨宗鸿《倪为公书传》于此即有大量述略。如他从半旱式育秧的稻田中创造出了“双龙出海”的崭新布局,在点播、撒播、条播的菜畦间,读出了字与字避让、映衬、顾盼的万千变化,以竹竿划水参悟“锥画沙”,从长满田边地角的铁线草旺盛的张力和有如钢丝般的藤线中自创出独步天下的“铁线狂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看倪老的参天悟地,不觉令人神往,消去鄙吝之心。加之他禀赋高,自幼饱读经史,以生之资致困勉之学,复于各艺术门类能融会贯通,化腐朽为神奇,化堆垛为烟云,于艰难竭蹶中自强不息,终成卓然大家,渊源有自,良有以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王岳川认为,倪老的书法艺术于世人最大的意义,是让中国很多的书法家回归中国的本体,回归中国的正脉,回归中国的经典。他又说:“倪老的作品,我看了觉得很振奋,他是近十几年来中国书法迷茫当中的一个灯塔,是中国书法当今很多人找不到北的时候的风向标,所以我认为他应该具有更大的文化战略意义,更大的书法文化的意义。”这是肯綮之言,对于认识倪老、理解倪老、学习倪老,多有启发。
《倪为公书唐宋词一百首》出版面世,是艺坛的一件盛事。唐宋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们已经内化为国人的集体意识,潜在地影响、制约和滋润着我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本书所选一百首,均为词中精品,而由倪老精心书写,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前贤的文采风流,还可以欣赏倪老的书法华章。在我看来,印刷体的诗词和大家书写的诗词,在审美上是有差异的。前者毕竟是工业化的产物,而后者则充分体现了笔补造化的艺术境界,经过书艺浸润的文辞,就会产生审美的倍增效应。更何况是出自像倪老这样的一代宗师呢!由是,枕藉观之,不亦宜乎,不亦乐乎!
当下,文化复兴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倪为公书唐宋词一百首》的问世,其义大哉。我相信会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倪老魂归道山,但他的道德文章,他的书法艺术必将长存后世,永葆青春!
(何开四,著名辞赋家,评论家,茅盾文学奖评委,鲁迅文学奖评委。)
(周正举,著名学者、四川省金石书画研究会会长,原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龚炤祥,著名诗人,四川省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顾问。原中共四川省委副秘书长、省政协文化体育医药卫生委员会主任。)(杨正康,原泸州市副市长、四川泸州市诗词学会会长、泸州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余德泉,教授,著名语言学家、楹联学家、学者书法家。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兼书法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首位对联学研究生导师。)(虞潜,原泸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泸州市诗书画院副院长,著名书法家)(靳朝忠,著名作家、诗人、四川叙永作家协会主席。)(李德成,中国统一出版社社长、中国阅读学会常务理事、泸州市诗词学会副会长。) 一代高人,野鹤闲云,道骨仙风。有飘飘美髯,荧荧双目,堂堂正气,朗朗襟胸。海上旗旌,江阳彤管,笑对沧桑八秩翁。君知否?数高风亮节,尽在其中。 挥毫舞鹤飞鸿,真草隶一通而百通。看秦砖汉瓦,犹存古意;唐碑宋帖,下笔能融。满纸龙蛇,颠张狂素,万载枯藤百丈松。身长健,正人书俱老,晚带霞虹。(杨宗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星星诗词》执行主编、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创研室成员、著名诗人、书法家。) “倪老的作品我全部细致地看了一遍,非常震撼。我要好好向他学习。但是,我们中国对他了解太少,书法界对他了解太少,媒体了解太少。我们应该想一想,为什么这样一位大家,没有让更多人去了解,一定要好好宣传。倪老的书法自然天成,充满强大的生命力,值得书法界好好学习!” ——邵华泽(人民日报原社长、总编、新闻界泰斗、著名书法家) “我看了倪为公先生的作品,他创作的自觉性很强。他写的‘滚滚长江东逝水’,就是大厅整个一面墙的作品,用非常粗犷的线条;但他写范成大的《南定楼》,优雅的七绝,用中锋和悠然的笔触,悠然的写出来,给人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他的风格能够多方面的展示,除了豪放还有婉约的那一面,以柔克刚的感觉,太妙了。一个老人,炉火纯青,能够修炼成这样,就应该值得我们恭敬三分。另外,他不争而上,这就是一种大师的风度。我没什么可奉献的,诗赠倪老:‘挥洒云烟意态真,髯翁写字写精神,从来巴蜀多才俊,大草而今举一人!’” ——林 岫(中国书协两届副主席、北京书法家协会主席、著名书法家) “倪老大草的章法,布局非常巧妙,笔笔中锋,苍茫劲健。在我看来,在当今书法界名列前茅。他与林散之的大草不一样,林散之草书文静、秀气,倪老的大草更加苍茫、深厚,气势更加磅礴;他与于右任也不一样,于右任的标准草书相对独立,没有倪为公先生草书的气势。 “倪为公先生把名利置之度外,通过书法艺术发挥出来,成就了他的气概,这很不容易。我们书法界应该把倪为公先生的书法,特别是大草、狂草大力宣扬。 “倪为公先生的前半生是为革命、为国家献身的为公,他的后半生是献身书法艺术,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的为公。他的一生都是为公的,他的名字正是他一生的写照。他为人为艺都很崇高,我们不仅要学习他的书法,也要学习他的人品和道德!” ——周志高(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著名书法家) “倪为公先生是一位高人,品德高,艺术水平高;一位奇人,经历坎坷,一生传奇;更是一位仙人,飘然若仙,仙风道骨。他的书法‘知法守法’、‘以身试法’而又‘逍遥法外’。他最大的逍遥就是淡泊名利,超然物外,他与古代的高士贤人们具有同等境界。这次展览不仅是展示他高超的书法,更是在展人。倪为公先生精湛的书艺和高洁的人品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示范作用。” ——曾来德(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书法篆刻院执行院长、著名书法家) “我反复阅读您的书法,我发现您与当今书坛的不同。第一,您把宝贵的人生经历熔铸自己的笔墨。没有哀怨,没有悲凉,您用一种力量向命运抗争,您把书法当做了人生的底线。于此,我发现了您的孤独,您被抛弃的太久了,您在山野之间的放达,让灵动的书写有了道家的气韵。第二,您对当下的时髦书写视而不见。您看重书法的内涵。您坚持自己的文化个性和艺术个性,笔调沉实,气息远大,因此具备了人格化的魅力。很特殊的一个人,很精彩的一个人,倪为公先生,功利的书坛也许担心您的到来,但,您的到来却使书坛有了生命的光辉。” ——张瑞田(中国作家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当代作家、艺术评论家) “看了倪老的作品,我很振奋。他是近十几年来中国书法迷茫中的一座灯塔,是中国书法当今很多人找不到北的风向标。所以,我认为他具有更大的文化战略意义,更多的书法文化意义。” ——王岳川(北京大学教授、书法研究所所长、著名文艺评论家、书法家) “倪为公跟普通书法家最大的不同,就是他隐居乡野,几乎不问世事。他是有机的,是原生态的,是浑然天成的。原生态的形式就是不循常理,不按章法,疯狂蔓延。看倪为公的字确实处处疯狂蔓延,但处处遵循章法,师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弃旧,他是我们的榜样!艺术家创造力的最深源泉,正是这种无处不在的原生状态,它使得艺术家的作品,有可能具有一种前所未有、神秘莫测和无穷无尽的创造意义。” —— 朱培尔(《中国书法》杂志主编、著名书画家、篆刻家) “倪为公先生北京个展和研讨会是我们向一位不平凡的老人、伟大的老人致敬的最合适的机会,最好的机会。倪老在书法界、书坛的地位过去是没有的,现在应该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应该给他一个公平的、真正合理的评价。我个人认为倪老在书法界特别是草书尤其是狂草有很高的地位,他的书法风格是很多的,大家都已经看到了,各种书体,我觉得他在这方面有很高的地位,我个人认为他是一流的书法家。现在的书法大师说起来实在太多了,实际上大部分都是很难禁得住追问的,真正的大师还是有的,我们必须承认这点,但是确实并不是很多。毫无疑问,倪为公应该是其中最优秀、最重要的书法大师。” ——马相武(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文艺评论家) “书法是中国人崇高理想的产物,从倪为公先生的书法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崇高的人生追求,可以看到他不羁于现实生活而超越现实生活的理想和执着。这一理想不是他个人私欲的无限扩张和满足,而是借书法的事功表达他对真、善、美以及人生智慧的认定和不懈的完成。我们也是怀着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对他的尊崇,欣慰地品读他的人生奋斗历程中过着的理想的精神生活。 “倪为公先生一生醉心于大草书的研习,并对其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与诠释。在他的作品里,我们似乎能够看到一个美髯隐者徘徊于山野林间,停脚于江头溪岸,云舒云卷,轻盈遥风,苍莽恢宏、气势浩荡,时而一泻千里,时而磅礴奔涌。这些体验和感情,迁想妙得,潜移默化于他的草书中,使其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 ——戴跃(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著名书法家) “倪老的书法有道,他是在以气布道。他不管笔怎么下,怎么转,墨是干是枯,用几号毛笔,如何体现线条,这些都不在他的考虑之中,他是顺其自然,信手拈来,贯穿他的道。倪老的以气布道,不重技巧的风格,超出了当代书法技艺的范畴,所以,可能会不被一些人理解,这种自然天成的风格,不被理解也很正常,因为很多人都还停留在技的层面上。 “倪老的书法形式也很多样,在写横幅时,书写内容往上靠,形成下部留白,以往只在信札中出现过,而作为横幅的出现,也是他的一种创新。” 倪为公先生思维敏捷,条理非常清楚,对书法艺术的见解非常深刻,我非常受益。看他写‘滚滚长江东逝水’都没有霸气,这是大气磅礴的,他没有霸气,那么雄强的笔墨,里面也有萧散,整个心胸开阔之象。所以,看倪老师的东西,我非常感动。他的大字写得那么松,我们写大字往往写的很紧,能够写得从容萧散,这也是一种境界,我有震撼之感。还有一点,倪老的草书刚柔相济,越看越有味道。” ——洪厚甜(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书法家) 澎湃的浙江朝与雄秀的巴山蜀水共同铸就了倪为公人生为理想而奋斗的灵魂与情深的艺术情怀。然而正当盛年的他经历不测际遇,将其抛掷在叙永凤凰边远山乡。面对痛苦的人生但却又拥入雄深秀发的流水与山川,将愤懑不舒的灵魂衍化为书法艺术的高境界与不羁之创造,来回复对孤寂生命的叩问。 倪老一生将生命托付给书法艺术,即能超绝时流,既在经典传统中睹往思今腾掷翻翥烂熟于心手,又能以此为基用不羁的创造力去开拓一片新的天地。他的书法艺术筑基稳厚,同时自出机杼发之以狂,狂而随心所欲愈于规矩之外,法度之内易就,逸出法度之外难,逸出于法度之外而能随已情性,在狂中达到高度的艺术性是难上加难。因那是进入了自然变化的天则,即天人合一的境界。先生时在壬申(1992年)六十七岁,客寓门生杨宗鸿家。正值春风鼓荡万物复甦,心情非常爽清安和,漫步于唐风宋韵诗词之中,有所感即提笔挥毫任其兴之所至。其中真、草、隶、篆、行五体皆备,充分显现了先生书艺功底之厚。特别是大篆《浪淘沙》(《倪为公书毛泽东诗词四十八首》)一幅,得上古三代吉金文字之精良纯粹,从用笔到章法自然天成,无斧凿之痕迹,苍古韵趣扑面而来,从中可窥探倪老狂草线条所由出。众多篇幅的小楷、小行楷得晋人遗韵,结体空灵点画斑斓。在行草书中可味出怀素到王铎的众多消息。这一切正是他博观约取搜妙探奇的最好印证。在这些字体幅面不大的作品中,书法线条还蕴含着鹓鸿戏海百盘九折的韵趣。由于书者立意沉粹加上萧散洒落心境,理法时逸出前人,位置非稳,发前人所未发,但正是这天真烂漫具有煜煜射人之境界。 倪老晚年更加沉浸于大草,将一生不羁之创造力投入其中。他的大草大概可分为二类:一类线条粗犷,握管使锋落笔如暴风骤雨,章法弥满,时有涨墨如交响乐之重低音,使整个幅面构成更加跌宕起伏,如雷轰电激感心动目。另一类为游丝草,如轻音乐般地意动旋机,援毫掣动中锋行走炉火纯青,婉转自如清澈顺畅,氤氲飘渺以柔克刚。似清烟水墨,似天上游丝之云,给人时有天外之想。章法乱石铺路随其所应,点画与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镶嵌得天衣无缝节奏分明。如光明之镜界,这即是书仙凝炼成的清寂透澈的艺术境界。 倪老虽然隐匿山野乡间四十余年,并没有让时光磨灭去激宕之心灵,不羁情怀总是蕴含着极大的爆发力。这一切都是源于对人生最高理想的强烈追求。因其天资高,功夫强,取之不尽的不羁创造力,使其书法艺术个性风格散发有力,志趣振展宏阔,而始终与时代审美相应。年岁渐增宝刀不老,创造弥新。这种精神正是当今时代不可缺少的。 倪为公先生虽已离我们而去,但一生创作的书艺作品成为书法艺术史的宝贵遗产。他艺术中透露出的精神,不羁的人生趣韵给我们与后人留下了无穷的回味与启示。(张景岳,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院研究员,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原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草书委员会委员,原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 古人曾说,有一种大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其实不是在说大鸟,而是在说一种人。这种人独居默处,不趋时尚,积学储宝,执着人生,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人不知而不愠。但若一旦为人所知,确乎“一飞冲天”、“一鸣惊人”。不过,对于这种人而言,他们视之等闲,处之泰然。这种人便多有散淡意趣,多有高迈情怀,无论治学还是习艺,必有大成。我读倪为公先生的书法作品,便深感他应该就是这样一种人。从他的行笔走墨里,我发现的不仅是他兼善各体的控纵自如、收发随意的纯厚的书法功力,而且更感受到渗透以致浸溢于其间的那种散淡意趣和高迈情怀,那种有法而又不拘于法的创造精神。难怪他的书法作品一经问世,便不胫而走,便异口称诵。他实在是给了中国书坛一个惊喜,一个震动。 我与为公先生迄未谋面,但从熟悉他的人中得知:为公先生默处乡间四十余年,清贫自守,翰墨为乐。四十多年的时间里,他观天地山川之造化,历人世风云之沧桑,与乡农为友,与草木为伴,关心世情,思考人生,挚爱国家,钟情笔墨。他把他的这份关心、思考、挚爱一一化入他的笔墨之中,从而形成了他那意趣散淡、情怀高迈的书法艺术。散淡不是冷漠,散淡起于他对社会人生的悟解,因而这散淡是对个人得失的超脱,对名缰利锁的超脱。高迈不是孤高,高迈同样起于他对社会人生的悟解,因而这高迈是对流俗的超脱,对平庸的超脱。散淡而又高迈,使他对书法艺术精益求精,法外求法。他把书法艺术看作是活的生命,他以自己的生命去拥抱书法这鲜活的生命,并在这种拥抱中全力贯注了自己饱经沧桑后养得的那种散淡意趣和高迈情怀。因而,读倪为公的书法就会读出一种韵味,一种境界,一种胸襟气度,一种人品才情。庄子在《养生主》中讲了个庖丁解牛的故事,说庖丁之解牛已“进乎技矣”;读倪为公的书法,你也会感受到它“进乎技矣”,因而所见才不是点画撇捺的笔墨,而是流荡于其中的风骨,神韵,精神,是那种超拔厚重的苍劲,是那种阅尽人世的沧桑感,是那种不是作为艺术家而是作为人的尊严与价值。这样的书法格调,不仅使倪为公的作品充满了激情魅力,也充满了哲理意味。他在书法作品中不仅告诉人们什么是书法艺术,更告诉人们什么是书法精神。这或许会使一些自鸣得意的江湖书手正视书道,重练书功也未可知。 在倪先生的各体书法作品中,我尤其喜爱他的行草。倪先生的行草书散淡高迈,遒劲潇洒,兴酣意畅,神思飞越,直令人欲歌欲舞,自励自强,奔行不息,意气昂扬。点划转承间有如此功用者,非气精意深而难成也。 倪先生的书法作品,细细品来,当有更多真谛妙理,足以令人深思开怀,浮一大白。(曹廷华,西南大学教授,著名学者、美学家、文艺评论家)
跟随先生近三十载,其人其书早已深入骨髄。先生人品,风霜高洁;先生书艺,精妙绝伦;先生教诲,受益终生。
二〇一五年四月十三日,先生驾鹤西去,魂归道山。一年后,我创作《倪为公书传》,主编《倪为公书法集》,两书分别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和书法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书法报》以走进四川第一站泸州的方式,为两书举行了盛大的新闻发布会和首发式。稍后,整理先生遗墨,突然翻出当年先生到我执教的天池中学同吃同住期间手书的《唐宋词一百首》原件,惊喜之余,当即生出将这一经典之作出版面世的想法。
捧读先生所书唐宋词一百首,不同面貌迭出,多种风格频现。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在先生灵动的点画间得以流传,使人在领略唐宋词之优美动人的同时,更感受到书法艺术的动魄惊心。
先生创作此一百首唐宋词书法作品,时维壬申三月。惠风和畅,春和景明。先生那时六十方七,精力旺盛,气爽神清。按上海古藉出版社一九七八年版《唐宋词一百首》书写,据词意以挥毫,依词境而泼墨。心手双畅,幅幅精妙,直令人欲歌欲舞,击节拍案。
开篇所书无名氏《蝶恋花》行书,行行得气,字字有神,造型优雅,体势连绵;李白《忆秦娥》突转安静,文气沛然;李煜《虞美人》以小楷为之,格高调古,雅气丛生;晏殊《破阵子》笔花怒放,恣意纵横;苏轼《念奴娇》草意阑珊,引人入胜;陆游《钗头凤》隶楷洒脱空灵,独标风骨,每一点画尽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到辛弃疾之《南乡子》,书风陡变,通篇大气磅礴,水墨淋漓,气势飞旋……
先生所书唐宋词一百首,大都不到两平尺,如此小的尺幅间,或庄严或磅礴,或文静或飘逸,写出了大气象,书出了大境界。其分行布白之美,气息营造之妙,令人叹为观止。先生功力之厚,对线条点画的理解之深,对结构章法的把控之稳,于此可窥一斑。
先生生前,我曾问先生,如建倪为公书法馆,谁可为题馆名?先生沉思有顷,答曰:“流沙河!”先生心声,发自肺腑;先生高见,善莫大焉。先生仙逝后,我于二○一七年冬赴流沙河先生寓所名士公馆,言及倪老生前遗愿,请沙河老书写馆名及相关题笺。沙河老欣然应允,并言“倪为公先生和我一样,老右派,书法了得,我得好好写!”让我过几天取件。一星期后,沙河老电话通知我,已将倪老相关题笺写就,叫我去取。到得名士公馆,沙河老将“倪为公书法馆”“为公书院”“倪为公书唐宋词一百首”等一一点交与我。最为难得的是,沙河老还为我也题写了“杨宗鸿书法”,让我倍感温暖!
倪为公先生以其传奇人生、精湛书艺、非凡仪表站就中国书坛一道瑰丽风景,被誉为“书仙”。《倪为公书唐宋词一百首》是倪为公先生奉献给世人的又一大手笔,其众妙毕备的书法艺术尽在其间。四川美术出版社,以豪华精装本为其公开出版发行,对彰显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祖国书法艺术功不可没,值得大赞特赞!
(杨宗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创研室成员,《星星诗词》执行主编,著名诗人、书法家。)
本平台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部分文章源自网络。网络素材无从查证作者,若所转载文章及图片涉及您的版权问题,请您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admin@cn5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