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南博“融合”特展:从吴王夫差剑看到秦兵马俑

为了更好地诠释2020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作为2020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的一部分,南京博物院推出的以中国传统文化奠基史为主题的“融·合:从春秋到秦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多元和包容”特展于5月18日上午开幕。
澎湃新闻在现场看到,展览选取了春秋战国到两汉时期具有不同地域文化属性的文物约300件(组),向观众呈现中华文明悠久灿烂、绵延不断、多元一体、包容开放的独特气质。包括秦兵马俑、吴王夫差剑、“王子午”鼎、人首蛇身玉饰、错银铜双翼神兽等。

澎湃新闻记者从现场了解到,“融·合:从春秋到秦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多元和包容”特展,由南京博物院、河北博物院、河南博物院、内蒙古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山东博物馆、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东、西、南、北、中等八家文博机构共同策划,选取了春秋战国到两汉时期具有不同地域文化属性的文物约300件(组),向观众呈现中华文明悠久灿烂、绵延不断、多元一体、包容开放的独特气质。
由于疫情,此次展览从策划到布展的时间也十分紧迫。策展人陈刚告诉记者,“经过国家文物局对展览方案进行审定之后,南京博物院派出了策展团队去了8家合作单位调研、考察、筛选文物。在两周内完成了基本的清单整理,并在一周内对文物点校,并在一周内完成了布展。”

国际博物馆日|南博“融合”特展:从吴王夫差剑看到秦兵马俑

展厅现场
展览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交流融合等方面全面展示春秋到秦汉的历史面貌。展览分为“群雄并起、华夏一统”“百家争鸣、重礼尊儒”“百工巧技、器以载道”“民族融合、丝路通途”等四个单元,展示从纷争到统一的大背景下,英勇的华夏民族表现出的智慧、勇气和强大创造力。其中,集结了大量珍贵文物,其中不乏教科书级历史见证物,如秦兵马俑、吴王夫差剑、“王子午”鼎、人首蛇身玉饰、错银铜双翼神兽等。希望展览为社会变革中面临挑战的“多元和包容”带来启发和深思。
公元前800前200年是西方的“轴心时代”,在东方的中国则是“百家争鸣”的时代。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印度的释迦牟尼,中国的孔子、老子、墨子、庄子等一大批“圣人”,或联袂登场,或接踵而出,群星璀璨,人类思想迎来第一次大发展。

国际博物馆日|南博“融合”特展:从吴王夫差剑看到秦兵马俑

展厅现场

国际博物馆日|南博“融合”特展:从吴王夫差剑看到秦兵马俑

展厅现场,展示各时期的中国地图
这一时期,恰好对应中国称为“春秋战国”的历史时期。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风起云涌中多元文化激烈碰撞,兼容并包;齐鲁文化、燕赵文化、秦晋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多元文化基础上,中华文化从此前缓慢的融合来到了大融合,也因此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底色。
大国纷争中,秦国崛起。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王朝—秦朝。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秦朝在博采众长间用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政策弥合了不同地域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矛盾。“百代皆行秦政”的历史沿革中,更加包容、更具活力和创造力的汉朝于公元前202年始,经过“文景之治”、“汉武盛世”、“昭宣中兴”,经过“光武中兴”“明章之治”“永元之隆”,东、西两汉绵延400年,奠定了多元一统汉民族的稳固基业,为华夏民族优秀文化基因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正如序言中写道的,展览“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希望“融·合从春秋到秦汉”这个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多元与包容”为主题的展览,在今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下,为社会变革中面临复杂挑战的“多元和包容”带来启发和深思。
同时,陈刚告诉记者,“在策展上,为了强调各个单元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所以四个单元都不会强调某一个或某一种文物,而是希望以文物组合的方式去呈现这一主题。”
群雄并起,华夏一统
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西周以来的宗法制、分封制逐渐解体,田畴异亩、车途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大一统的秦汉王朝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诸侯割据、纷争局面,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币同制,创立的中央集权政治形式对后世中国政治体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古老的中华文明在大一统、多民族的形态下开启了历史的新纪元。

国际博物馆日|南博“融合”特展:从吴王夫差剑看到秦兵马俑

跪射武士俑、秦代,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进入展厅,左侧两尊兵马俑吸引了多数观众的眼球。这两尊秦代兵马俑来自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铠甲武士俑高 183 厘米,跪射武士俑高 124 厘米,前者“穿”交领右衽长衣,外披铠甲,后者束发并挽成偏斜的发髻,右膝着地,左膝弯曲下蹲,右手握弓,左手向右作扶持姿势。
宏伟壮观、气势磅礴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的强盛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兵马俑坑出土的一行行、一列列如同真人般排列整齐的步兵、骑兵、车兵陶佣,是秦人军事观和生死观的体现。透过这两件珍贵的铠甲武士佣和跪射武士俑,依然能够感受到秦军雄壮而威严的气势。
展览策展人陈刚告诉记者,“由于陶俑的珍贵和运输难,兵马俑很少外出,同时,它的组装很难,用了各种工具,整整组装了一天。”而从从陶俑面部特征看,有关中大汉,也有羌人、戎狄人等其他民族成员,这是统一国家中多民族共存的实证。

国际博物馆日|南博“融合”特展:从吴王夫差剑看到秦兵马俑

展厅现场,“越王铜剑”和“吴王夫差剑”
在兵马俑展柜之后展柜内展示的是“越王铜剑”和“吴王夫差剑”。其中,吴王夫差剑剑刃锋利,花纹精美,篆铭刀法俊逸,反映了春秋时期吴国的工艺水平。剑身所刻两行鸟篆铭文为“工吴王夫差自做其元用”,意为吴王夫差把剑当作自己最好的武器。吴王夫差剑现有多把存世,其在今河南、山东等
地的发现可能与诸侯会盟时吴王赠授有关。
而越王铜剑则是在湖北省江陵县望山1号墓、藤店1号墓都有发现的,上海博物馆也有收藏。此次呈现的这把出土于河南省淮阳县平粮台古城遗址的越王铜剑剑格及剑首错金刻鸟书铭文,其文字风格较湖北出土的铜剑简化了许多,是探究战国时期楚越关系的重要实物依据。
百家争鸣,重礼尊儒
风起云涌的时代思想文化激荡。随着私学的兴起,士人阶层的崛起,针对天人关系、君臣关系等问题,诸子百家各有主张,形成以孔子、老子、墨子等为代表的百家争鸣的盛况,奠定了多元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经过数百年的争论、比较和实践,经过秦汉时期广泛而深刻的整合,在大规模文化吸收和融合的前提下,统一的华夏民族有了共同的文化心理纽带,形成重礼尊儒的思想文化传统,更具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

国际博物馆日|南博“融合”特展:从吴王夫差剑看到秦兵马俑

展厅现场
在这一部分的展区中,最另人关注的无疑来自河南博物院的两件(组)展品——“王子午”鼎和九鼎八簋。

国际博物馆日|南博“融合”特展:从吴王夫差剑看到秦兵马俑

“王子午”鼎,春秋·楚,河南博物院
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在《离骚》的第一句:“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中表明,楚人是五帝之一高阳帝颛顼的后裔,是华夏民族的一支,同时也揭示了楚文化和中原文化的血脉相连。文献记载,王子午是楚庄王之子,楚康王时为令尹,是楚国的高级贵族,战功卓著,声名显赫。“王子午”鼎于1978年出土于河南省淅川下寺2号楚墓,共一套七件,形制和纹饰相同,大小依次递减,最大的高约68厘米,重约110千克,最小的高约61厘米,重约80千克,此为其中一件。
“王子午”鼎是已知春秋中晚期最具楚国风格的铜鼎,从器内壁及底部的14行84字鸟篆铭文看,此鼎为王子午自铸,以祭先祖,以行盟祀,以勉后人。鼎侈口,束腰,平底,兽首蹄足;器表饰浅浮雕蟠螭纹、窃曲纹和垂鳞纹;器身的六条龙形怪兽为失蜡法铸成,昂首卷尾,具有极高的科学和艺术价值;其鸟篆铭文书体纤秀俊美,有明确的人名和纪年,是研究楚文化的宝贵资料;其精美合度的造型,刚健挺拔的姿态,繁缛生动的装饰,不仅体现了主人显赫的地位,也昭示着楚国饮马黄河的雄浑气魄。
铭文大意:某年正月丁亥日,王子午选用上好的铜料,铸造七件铜鼎以祭先祖和进行盟祀,祈求长寿安康。我施民以德政,因而受到尊重,希望子孙后代像我一样:恭敬而严肃地对待祭祀和盟誓,既要有胆有识,无所畏惧,又要小心谨慎,避免失误;既要施行德政,又要不失威仪;既要以保卫楚国社稷为根本,又要照顾民之意愿,急民之所急,并将此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国际博物馆日|南博“融合”特展:从吴王夫差剑看到秦兵马俑

九鼎八簋
“九鼎八簋”制度所表现的丧葬精神是非宗教性的。遵从列鼎制度埋葬先人,在意识上,等于是继承的新贵族对旧有的尊卑秩序的效忠仪式。在周人的封建宗法制度下,这个尊卑秩序是政治性的,也是伦理性的,这就是“九鼎八簋”的精神根源。中国青铜器以其特有的“九鼎八簋”为核心代表,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九鼎八簋”是我国青铜艺术成熟期最具审美价值的青铜艺术品。

国际博物馆日|南博“融合”特展:从吴王夫差剑看到秦兵马俑

展厅现场 编钟

国际博物馆日|南博“融合”特展:从吴王夫差剑看到秦兵马俑

展厅现场,编钟
而对比展厅中的这两件重点展品,可以发现,两件(组)青铜器的造型和工艺上随着两个区域风格、审美的不同而展现出差别,呈现两种文化,一个厚重、另一个灵动。
在当时,制度的建立对文明有很大影响。其中,乐器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展厅里,来自南京博物院馆藏的汉代铜钮钟无意识此次的重点展品。此外,展柜内青铜和青瓷的器物展示表明了虽在材质不同,但理念是相同的,展现一种文化,信仰的融合。

国际博物馆日|南博“融合”特展:从吴王夫差剑看到秦兵马俑

展厅现场,青瓷

国际博物馆日|南博“融合”特展:从吴王夫差剑看到秦兵马俑
国际博物馆日|南博“融合”特展:从吴王夫差剑看到秦兵马俑

展厅中的明代古籍
百工巧技、器以载道
社会环境的激烈变革促使生产生活、科学技术在兼容并包中大发展、大繁荣。工有巧,材有美。青铜、金银、漆木丝棉、石玉,失蜡法、渗碳法,错金银、嵌宝石,以玉比德以乐愉情,百工以巧尽器械。秦汉之际国盛而文兴,数百年勇敢探索、积极创造下,府库满仓廪实,科技文化先进,乐
舞百戏繁盛。如今,遍布华夏大地的珍贵历史文化遗存,让世人在品评和赞叹中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油然而生。

国际博物馆日|南博“融合”特展:从吴王夫差剑看到秦兵马俑

展览现场

国际博物馆日|南博“融合”特展:从吴王夫差剑看到秦兵马俑

展览现场
民族融合、丝路通途
从诸侯割据到横扫六合,北却匈奴,南征百越,华夏内外各民族在碰撞中融合,最终成为一个包容多种民族文化基因的巨大聚合体,形成强大的辐射力。以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为代表,华夏民族以大无畏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冲破戈壁、沙漠、雪山等严重自然阻隔,开通了连接东西方文明
的大动脉——丝绸之路。自此,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道路更加畅通,中华民族也在更具开放性和多元性的文明发展之路上海纳百川。

国际博物馆日|南博“融合”特展:从吴王夫差剑看到秦兵马俑

错银铜双翼神兽,战国·中山,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错银铜双翼神兽,1977年出土于河北省平山县三汲村战国中山王墓,为镇器或陈设品。神兽通体错银,身躯为卷云纹,背部为对称鸟纹,兽翼为长羽纹;神兽曲颈昂首,两肋生翼,臀部隆起,四肢弓曲,神态飘逸,形象极富艺术感染力;神兽底部所铸13字铭文:“十四祀,左使库,啬夫孙固,工隰,冢”,明确了制作时间、工匠及监造官吏,也表明其属中山国的身份。
中山国位于燕、赵两国之间,是十二诸侯强国中唯一由游牧民族——鲜虞族建立起来的国家,牧业与农业并重,手工业尤其发达。其铜、玉、陶、金、银、骨、石等制品在数量、造型和工艺上都表现出极高的水平;其出土青铜器具有北方民族造型风格,错金银工艺十分精湛。“双翼神兽生飞翼,能与天地一点通”,有人说它是风神“飞廉”,寄托了古中山国人渴望灵动、腾飞的理想。同时,错银铜双翼神兽也呈现了当时中国范围内的工艺交流和融合。

国际博物馆日|南博“融合”特展:从吴王夫差剑看到秦兵马俑

展厅现场,金银饰
除了在时空上展示“多元性”外,在展厅的第四部分则强调了北方草原文化对于秦汉时期文化形成带来的影响,这也是统一帝国下的多元与包容。
此次展示的金银饰品工艺来自于内蒙古博物院。陈刚告诉记者,“在这些饰品上可以看到动物相互撕咬的图案,这是欧亚草原地非常常见的元素。在汉代能有这样的文物,展现汉代的文化交流,也反映了汉代人们也喜欢、接受了草原文化。而一旁的生活器物展示,呈现了当时老百姓的不同种类器物,展现同一时代不同国家使用器物的区别,是日常生活的多元化。”
在展厅尾声,导言中写道,“也许尊重和保护文化多样性,并在优秀文化中汲取养分、获取动力,是对’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最好的诠释。”
展览“融·合:从春秋到秦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多元与包容”将展至8月17日。

本平台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部分文章源自网络。网络素材无从查证作者,若所转载文章及图片涉及您的版权问题,请您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admin@cn5v.com
(0)
本站编辑
上一篇 2020年5月18日 下午6:22
下一篇 2020年5月18日 下午11:58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