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书画展赛网首页
  2. 艺坛快讯

两会声音 | 潘鲁生:以文艺赋能社会发展

以文艺赋能社会发展

两会声音 | 潘鲁生:以文艺赋能社会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



进一步激发文艺、文化的内生动能,高质量推进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加强乡村道德高地建设,促进优秀民间文艺作品的教育普及。就此,潘鲁生委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振兴民族地区传统工艺,发展特色产业

当前民族地区传统工艺振兴与特色产业发展不仅有优势,还有跃升发展的巨大空间。把握发展机遇、汲取成熟经验、补足存在短板、避免潜在问题、切实推进民族地区传统工艺振兴,带动特色产业发展,还需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和提升:

两会声音 | 潘鲁生:以文艺赋能社会发展

2019年12月25日,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首批成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发布

两会声音 | 潘鲁生:以文艺赋能社会发展


2020年12月8日,大美民间——中国民协70华诞展览上,潘鲁生向李屹介绍《中国民间工艺集成》


加强传承,建设“民族手艺档案馆”。固本培元,做好手艺文化本身的历史脉络、知识谱系、艺术特色、文化内涵的梳理、普及和传播工作。结合“一村一品”“一地一艺”等发展基础,设立地方或特色品类的“民族手艺档案馆”,以之为基地开展民族手艺文化的传承、传习和传播,时刻守护文化的根脉。

推动创新,发布“民族手艺IP榜”。运用“文化IP”产业链的成熟机制,保护民间文化知识产权,以相关收益补给民族地区文化、教育、经济、民生发展,放大文化创富效能。

加强传播,举办“民族手艺短视频网络大赛”。把握新消费特点,适应新媒体环境,面向新需求人群,并切实保障民族手艺文化的传播质量,以网络视频、直播带货等新的传播与接受方式助力民族手艺创出一片新天地。

深耕产业,实施“民族手艺+产业联动计划”。包括“民族手艺+文创”“民族手艺+制造”的产品开发,“民族手艺+农产品”“ 民族手艺+农副产品”的产品包装和文化营销,“民族手艺+旅游”的体验游和纪念品销售等等。充分发挥手艺生产的分散性特点,星罗棋布、遍地生根地融入相关产业,发挥相互促进带动作用,增强发展活力。

建设乡村道德高地,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充分发挥农业产品供给、生态屏障、文化传承等功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如何将经济附加价值高、产业关联度广、返乡就业空间大、生态环境友好的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好?

进一步开设“乡村法制课堂”,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教育。传统工艺等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在于培养对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多元人才。首先需完善学校教育,培养真正符合乡村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其次,举办乡村文创讲习班。鼓励公益机构办学助教,开展职业培训,培养乡村传统工艺等人才,举办有关工艺讲习班、商业讲习班、文化讲习班等,只要农民有需要,都可免费参加学习,培育壮大乡土人才队伍,提高文化和经营能力。

建设乡村文创孵化器。乡村振兴和城市原创一样需要有创意的平台和文创相关的孵化器,可在条件充分的地区设立“乡村文创孵化器”,借鉴城市文创孵化机制,统筹官、产、学、研、银行、风险投资的广泛渠道和网络,依托特色文化资源,提供资金、管理、资源、策划等支持,吸收本地人才和返乡青年,孵化培育植根乡村文脉的原创制造商,并尽可能为在孵企业开拓、挖掘、配置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资源,从而完善机制,搭建平台,聚集人才,促进乡村文化产业发展。

实施“乡村创客”奖励计划。促进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要物质支持与精神支持并重。一定的精神激励,营造有利于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这一新兴产业从业人员的价值实现得到政府导向下的社会认同,才会有更多的人才和资金加入该产业链,乡村文化产业才能真正实现勃兴。可实施“乡村创客”奖励计划,激励乡村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并带动更多、更高层次的人才进入该产业。

开展“乡村美学”课题研发。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实现乡村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与当下生活的适配对接,需要从美学、社会学、经济学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具体可由高校和研究机构就乡村文化与生活美学等开展富有针对性的个案研究和宏观性的理论研究,并深入探讨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策略,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学术支持,为人才提供指导和借鉴。

推动加快乡村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建设,实现“以链聚人”“以链育人”的人才振兴新格局。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把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的二三产业尽量留在农村,把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就业岗位、人才培育机会尽量留给农民。另外,通过拉长农业产业链,会产生叠加、交互的新兴产业,以及农业农村功能价值拓展的产业,这将进一步提高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值,呈现多模式推进、多主体参与、多利益连接、多业态协同的态势,必将推动加快乡村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建设,实现“以链聚人”“以链育人”的人才振兴新格局。

改革用人机制和人事管理制度,实施乡村文化产业“国培计划”,构建乡村教育体系。乡村教育复兴是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实施乡村文化产业“国培计划”,首先要改建、扩建一批包括乡村基础教育、成人教育主导的专门化产业人才培养示范校,加大“优校惠教”常态化激励政策,引流外出务工人员子女就地接受乡土教育。同时,筛选一部分试点高校,开展乡村文化人才联合培养,实施“精准育才”。


普及民间文艺作品,促进文化传承传播

两会声音 | 潘鲁生:以文艺赋能社会发展

两会声音 | 潘鲁生:以文艺赋能社会发展

两会声音 | 潘鲁生:以文艺赋能社会发展

《到民间去——潘鲁生民艺展》


建议在现有教育体系和教材内容中增设民间文艺的优秀作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民间文艺多元化、生活化、实践性的形式,开展从历史传统、思想精神、艺术审美、实践素养、创意设计等系统、全面的培养和教育,使青少年知晓文化源流,理解生活境界,怀有真善美的追求,以及勇于创意创新。

本平台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部分文章源自网络。网络素材无从查证作者,若所转载文章及图片涉及您的版权问题,请您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admin@cn5v.com